AI 给的方案总像 “半成品”?只是你没写对提示词!
越来越多人开始用 AI 工具做方案,但结果总像“半成品”:结构乱、重点模糊、逻辑不清。其实,真正的问题不是 AI 太弱,而是你给它的提示词不够强。这篇文章将系统梳理高质量提示词的构建方法,让你从“半成品”提案变身高完成度方案专家。
作为产品经理,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:让 AI 写一份用户调研问卷,结果输出的内容太泛,根本用不了;让 AI 分析竞品的核心功能,得到的答案浅尝辄止,还得自己重新梳理?其实,不是 AI 不够强,而是你给的 “需求”(提示词)不够清晰。
如今,ChatGPT、Claude 等 AI 工具已经成为产品经理的 “第二大脑”—— 写 PRD 初稿、梳理用户画像、脑暴功能点都能派上用场。但想让 AI 真正 “懂你”,前提是写好提示词:它就像给 AI 的 “PRD”,定义了 “目标、背景、输出标准”,直接决定了 AI 的交付质量。
为什么产品经理必须重视 “提示词能力”?
提示词能力并非玄学,而是能切实提升产品经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生产力工具,这一点从产品经理的核心工作中就能清晰体现。
- 效率提升是最直接的价值。减少AI输出的返工率,能为产品经理节省大量时间。比如,用精准的提示词让AI一次生成可用的PRD框架,就无需反复修改,原本可能需要几小时调整的内容,现在能一步到位。
- 需求对齐方面,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是把模糊需求转化为清晰目标,而提示词本质上就是向AI传递清晰需求,这和给开发、设计提需求的逻辑相通。只有让AI准确理解需求,才能产出符合预期的结果。
- 竞争力加成也不容忽视。在AI普及的背景下,“用提示词驱动AI高效协作”会成为产品经理的隐性竞争力,就像早年“会用Axure”成为基础技能升级一样,掌握这项能力能让产品经理在工作中更具优势。
我曾让 AI 写一份 “DHR 晋升系统的竞品分析”,第一次提示词是 “写一份 DHR 晋升系统的竞品分析”,结果 AI 给了泛泛而谈的 “功能对比、界面设计、用户评价” 框架;第二次补充了 “用户画像(10000 人规模企业的 HRBP)、现有痛点(晋升规则混乱,不同部门标准不统一,手动筛选低效)、竞品参考(肯耐珂萨 DHR 系统)”,AI 直接输出了 “晋升规则标准化模板库 ” 的差异化分析,节省了 2 小时梳理时间。
产品经理视角下,“好提示词” 的 3 个核心标准(类比 PRD 逻辑)
产品经理对 “好需求” 有天然的敏感度,我们可以类比 PRD 的 “清晰、完整、可落地”,来定义 “好提示词” 的标准,降低理解门槛。
1. 目标明确:像 “定义产品目标” 一样清晰
核心在于明确 “让 AI 做什么”,避免模糊表述,这类似于将 “用户需求” 转化为 “产品目标” 的过程。
反面案例:“帮我分析一下这个功能的用户反馈”。这里的表述很模糊,是分析用户满意度?还是提炼用户痛点?AI 很难准确把握。
正面案例:“帮我分析最近 30 天‘DHR 晋升系统晋升规则管理功能’的用户反馈,提炼 TOP3 负面痛点,并按‘出现频率’排序,附具体用户原话案例”。这样的表述目标清晰,AI 能精准执行任务。
2. 背景充分:像 “写需求背景” 一样提供上下文
核心是给 AI 提供 “前置信息”,就像给开发讲解 “为什么做这个需求” 时,要说明用户场景、业务限制、历史背景等内容。
产品经理场景案例:当让 AI 设计 “DHR 晋升系统的晋升规则管理模块” 时,需要补充 “产品是企业人力资源平台,用户以 10000 人规模企业的 HR 和管理层为主,现有晋升规则分散在各部门,执行标准不统一,想通过该模块实现晋升规则的集中管理和自动化应用”,而不是只说 “设计一个晋升规则管理模块”。有了充分背景,AI 设计出的模块才更贴合实际需求。
3. 输出结构化:像 “画原型 / 写 PRD” 一样定格式
核心是用产品经理熟悉的 “结构化思维” 约束 AI 的输出,比如要求 “分点、表格、流程图、优先级排序” 等,这符合产品经理对 “信息效率” 的追求。
示例:“请用‘用户场景 – 痛点 – 解决方案’的表格形式,梳理‘DHR 晋升系统晋升规则管理功能’的优化点,至少 5 条,解决方案需标注‘优先级(高 / 中 / 低)’”。结构化的输出要求能让 AI 的成果更易于使用和理解。
产品经理写好提示词的 “黄金公式”(附实战案例)
结合产品经理的工作场景(写 PRD、做竞品分析、脑暴功能点等),总结出可复用的提示词框架,突出 “拿来就能用” 的特点。
黄金公式:角色定位 + 背景信息 + 具体任务 + 输出要求
- 角色定位:给AI设定“身份”(如“10年人力资源产品经理”“DHR系统咨询专家”),让输出更贴合专业视角。
- 背景信息:包括业务目标、用户群体、现有限制(如“企业组织架构频繁调整,部门层级多”)等。
- 具体任务:明确AI要解决的问题(如“分析晋升规则执行不畅的原因”“设计晋升规则自动匹配流程”)。
- 输出要求:规定输出的格式、维度、篇幅(如“分3个模块,每部分配1个案例”“用流程图描述晋升规则应用流程”)。
实战案例(按产品经理高频场景拆分)
场景 1:让 AI 写 DHR 晋升系统晋升规则管理 PRD 初稿
差的提示词:“帮我写一份 DHR 晋升系统晋升规则管理的 PRD”
好的提示词:
“请扮演‘5 年 DHR 系统产品经理’,帮我写一份‘中型企业 DHR 晋升系统晋升规则管理模块’的 PRD 初稿。
背景:产品是企业人力资源 平台,用户是企业 HR 和部门负责人,本次模块需支持‘晋升规则模板创建、多维度条件设置、规则与岗位体系关联、规则生效与废止管理’,技术限制是暂时不支持与旧版薪酬系统实时联动。
任务:包含核心功能清单、用户流程图、优先级排序(用 MoSCoW 法则)。
输出要求:分‘功能描述’‘用户流程’‘非功能需求’3 个模块,每个功能标注‘用户价值’和‘开发成本(低 / 中 / 高)’。”
场景 2:让 AI 做 DHR 晋升系统晋升规则管理竞品分析
差的提示词:“分析一下不同 DHR 晋升系统晋升规则管理的区别”
好的提示词:
“请以‘人力资源产品分析师’的身份,对比肯耐珂萨 DHR 系统和北森 DHR 系统的‘晋升规则管理功能’。
背景:我们在做中型企业 DHR 晋升系统,想提升系统晋升规则的灵活性和适用性,目标用户是 500-1500 人规模企业的 HR。
任务:从‘规则模板丰富度、条件设置维度、与其他模块联动性、规则变更追溯’4 个维度对比,重点分析肯耐珂萨在‘跨层级晋升规则适配’上的优势。
输出要求:用表格呈现对比结果,最后附 1 条对我们产品的落地建议。”
场景 3:让 AI 脑暴 DHR 晋升系统晋升规则管理优化策略
差的提示词:“给我们的 DHR 晋升系统晋升规则管理想几个优化办法”
好的提示词:
“请扮演‘人力资源数字化顾问’,为我们的‘企业人力资源平台’(用户是 10000 人企业的 HR 和管理层)设计 3 个提升晋升规则管理功能使用率的策略。
背景:产品上线一年,晋升规则管理模块使用率仅 40%,核心功能是‘规则模板自定义、智能条件校验、审批流程关联’,用户反馈‘规则设置复杂,与实际晋升场景匹配度低’。
任务:策略需包含‘用户培训方式、功能简化方案、场景化应用点’。
输出要求:按‘策略优先级’排序,每个策略用‘用户场景故事’开头(如 “李 HR 是某企业人力资源部员工,他在 XX 场景下使用晋升规则管理模块时遇到了…”)。”
产品经理避坑指南:写提示词的 5 个 “反常识” 误区
从产品经理的 “避坑思维” 出发,提醒大家在写提示词时容易踩的坑,强化实用性。
误区 1:追求 “一次到位”,忽略 “迭代优化”
产品经理都懂 “需求不是一蹴而就的”,提示词也一样。第一次输出不满意时,可像 “需求评审” 一样反馈:“刚才的输出缺少晋升规则与绩效数据联动的维度,补充不同绩效等级对应晋升条件的规则后,重新按表格格式输出”。通过不断迭代,让 AI 的输出越来越符合预期。
误区 2:信息越多越好,导致 “重点模糊”
类似 “给开发提需求时堆砌细节,反而掩盖核心目标”,提示词需 “抓核心背景”,次要信息可后续补充。比如先明确 “分析晋升规则管理功能使用率低的 3 个核心原因”,再追问 “每个原因的具体案例”,这样能让 AI 更聚焦核心任务。
误区 3:让 AI “做决策”,而非 “提供选项”
产品经理的核心是 “拍板”,AI 更适合 “提供分析和方案”。提示词避免 “帮我决定晋升规则管理选 A 功能还是 B 功能”,而应 “分析 A 和 B 功能在提升晋升规则设置效率上的优劣势、适用场景,给出你的推荐理由”,由产品经理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。
误区 4:忽略 “AI 的认知边界”
类似 “不了解技术实现难度就提需求”,要清楚 AI 对 “时效性强的信息(如最新人力资源晋升相关政策)”“高度专业的领域(如特定行业晋升规则模型构建)” 可能输出偏差。提示词可加约束:“仅基于 2023 年后的公开信息分析”“输出时标注‘可能存在误差的部分’”,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。
误区 5:用 “口语化模糊表述”,而非 “产品化语言”
避免 “帮我弄个差不多的晋升规则管理优化方案”,改用产品经理熟悉的 “SMART 原则” 表述:“方案需满足‘1 个月内可落地、提升晋升规则设置效率 50%、成本低于 2 万元’的目标”,让 AI 能准确把握方案的要求。
结尾:提示词能力,是产品经理 “定义需求” 能力的延伸
写好提示词的本质,是产品经理 “清晰定义问题、传递信息、对齐目标” 的底层能力在 AI 时代的迁移。在 AI 工具日益普及的当下,产品经理要从 “用 AI” 升级为 “驾驭 AI”,让 AI 真正成为工作中的 “得力副驾”。
本文由 @产品岛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。未经作者许可,禁止转载
题图来自Unsplash,基于CC0协议
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
- 目前还没评论,等你发挥!